欢迎来到四川继教网!

咨询热线 19136186965

位置:四川继教网 > 网络教育 > 西南科技大学 > 招生专业

建筑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招生-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招生

授课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号温哥华广场20楼A座

网报价格:¥2800

课程原价:¥2800

咨询热线:19136186965

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招生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招生

建筑类建筑学建筑工程技术-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次:高中(中专)起点专科


学制:学制2.5年


历史沿革:建筑学专业成立于1996年,具有20多年办学历史,1999年起招收建筑设计四年制本科生,2000年学校更名为西南科技大学,同年建筑设计专业更名为建筑学,并开始五年制本科招生。2003年开始招收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硕士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工业设计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建筑学本科生800余人,60余名硕士研究生。建筑学本科考研率每年平均为15%左右,其具有推免和保送研究生资格,保送推免皆为国内外著名建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左右,待遇优越,其中很多毕业生皆已成为建筑设计院的主干力量,不少已考取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综合建筑设计能力和适应性的建筑师。具备从事规划、建筑设计、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各类建筑设计院所、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院所从事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城市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或从事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及房地产的创意、策划、管理工作;亦可在大中专院校从事建筑相关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大类剖析:

涵盖建筑学专业(代码:0828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等两个专业。本大类采用“1+4”培养模式。建筑大类专业涉及广泛的社会、文化、技术和经济领域。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学科群。

建筑学专业是建筑设计及建造相关的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学科,也是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建筑设计院所、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咨询策划企业、高等学校及研究院所等从事设计、管理、咨询、研究等工作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



序号

学期

课程名称

1

第一学期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第一学期

应用文写作

3

第一学期

邓小平理论

4

第一学期

英语(A1

5

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1

6

第一学期

工程测量

7

第一学期

素质教育课1

8

第二学期

英语(A2

9

第二学期

理论力学

10

第二学期

土木工程材料

11

第二学期

房屋建筑学

12

第二学期

建筑制图

13

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2

14

第二学期

素质教育课2

15

第三学期

建筑CAD

16

第三学期

钢筋砼与砌体结构

17

第三学期

土力学基础工程

18

第三学期

钢结构

19

第三学期

结构力学

20

第三学期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

21

第三学期

材料力学

22

第四学期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23

第四学期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实习与设计

24

第四学期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25

第四学期

土木工程施工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8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6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0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2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6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设有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98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51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24%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名称: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固定电话:19136186965

    授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号温哥华广场20楼A座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