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继教网!

咨询热线 19136186965

位置:四川继教网 > 网络教育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招生简章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网络教育招生章程

授课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奥鹏学习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号温哥华广场20楼A座

网报价格:¥2200

课程原价:¥2200

咨询热线:19136186965

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

关键词: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网络教育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网络教育招生章程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网络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条: 为了保证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保证生源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北京市有关招生规定,结合本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其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目前有高中起点升专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

第三条: 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面向社会招收年龄在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要求考生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第四条: 报考专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其所报专业应与其专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报考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按教育部、卫生部相关文件执行。

第五条: 本校今年拟招生专业专升本科: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实际招生专业以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络报名系统为准。各专业详细介绍可登录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站,从继续教育学院主页查询。

第六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形式为业余学习。在京夜大学(业余)授课时间:每周面授12-16学时,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以及周六或周日全天,在校本部授课。

第七条: 本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制:专升本科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均为3年制。

第八条: 北京地区考生报名程序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程序为准,考生可从北京教育考试院网址(www.bjeea.cn)查询。

第九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照招生地区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所确定的最低录取控制线,遵照招生计划,分专业按考生第一志愿以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录取通知书将按考生提供的地址以挂号信寄给本人。

第十条:符合国家规定照顾录取条件的考生,其增加投档的分数计入总成绩。符合国家规定免试入学条件且符合专业报考要求的考生按国家相关规定程序予以录取。

第十一条:根据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相关规定,2018年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学校,该志愿学校可报两个专业。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当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已满额时,考虑其第二志愿专业;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录取控制线。本校不足开班人数(20人)的专业将予以取消,并报北京教育考试院成招办备案,不参加校内调剂的考生在指定时间内登录考试院网站报名参加调剂录取。

第十二条: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为:专升本科:2200-2800元/学年。如有变化则按照北京市教委审批的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专升本新生报到时必须出具相关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否则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并将被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本校将对已录取报到的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全面复查,对其中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者,无论何时发现,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相关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由本校纪检监察室、各省级成人教育招生办公室负责监督,同时接受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本校监督举报电话:010-64286790。

第十五条: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64286829、64286619、64286819、64286605

学院网址:http:// jxjy .bucm.edu.cn/

第十六条:本章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北京中医药大学--奥鹏学习中心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58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本科生8267人,留学生543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292人,远程教育学生23457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英语(医学、中医药国际传播)、法学(医药卫生)12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完成)、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1个。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承担科技部“97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770余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区域标志性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6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0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首个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2019年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在美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持续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于1991年在德国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典范。2012年,与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孔子学院,将中医药课程纳入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实现了文化交流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首创了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医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美国中医中心、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魁茨汀),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俄罗斯中医中心成功取得俄罗斯联邦医疗机构资质,成为俄罗斯第一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医特色医院。澳大利亚中医中心积极推动针对西医生的中医学历教育,两届中医学硕士学生已经成功毕业。美国中医中心瞄准中医特色及医学前沿,围绕癌症、癫痫、儿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举办多次高端学术会议,正成为中美两国在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学校主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5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奥鹏学习中心

    固定电话:19136186965

    授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号温哥华广场20楼A座 预约参观